【史料】南怀瑾先生:《复翁吟草选集》前记
作者:南怀瑾先生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本文原载于南怀瑾先生为其先师朱味渊先生所重印的《复翁吟草选集》,从中可知南怀瑾先生续前贤慧命之志与尊师重道之心。

应读者要求,文后附朱味渊先生《崖山弔古》、《掃墓》二诗全文。

 


 

 

《复翁吟草选集》前记

 南怀瑾

 

丙寅初夏,时当公元一九八六年五月之际,忽得味师哲嗣朱璋世兄惠寄先师诗卷于美京近畿寓庐,适值由天松阁迁入兰溪行馆,虽转徙事繁,然犹不忘审细恭读师之遗作,顿忆五十余载往事,反观七十年来岁月,依稀昨梦,若存若亡,而小楼侍读情景,历历如在目前,此所谓石火电光、梦幻空花之非实非虚也。
 
师之遗诗,集曰《复翁吟草》。复翁者,师之别号复戡上字之尊称也。《易》之复辞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余方读竟师集,即思此集油印抄写,久恐散佚,当为铸版,以期不隳,并存此师弟因缘,以昭垂来兹。
 
司马子长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读书而能下笔为文,作文而能臻于词章上艺,虽曰雕虫小技,安知雕之难而作之不易,其中艰辛成就,岂只大有可观而已。余尝语人云:“文人学者之著作,陈列书架而能历数十百年仍受珍视者,实难多觏,故昔人有言‘但得留传不在多者’,正为享没世之名而大不易也。”
 
且余幼承庭训,每诫文人学者呕心沥血之作为非易。故数十年来,每得前人孤本,无论其为学术或技艺之撰,必设法使之流传,延续作者慧命而不绝,亦为自得其乐之佳事。昔日有一师友,生前曾以身后遗作谆谆付托,孰知萧然长逝之后,所有翰墨因缘,咸毁于魔障,终至只字难觅而莫可如何!由此益知留传作而能称名于后世者,亦有幸与不幸。
 
味师幸有哲嗣能彰先人遗志,不远万里海外而寄师作于余,岂能不色然喜而毅然为之重梓而广其流传乎。于是,再寄此集于台北,嘱陈生世志负责印行,盖以美东尚无完备之中文印刷可任其事也。陈生世志,祖籍澎湖,长于高雄,卒业于台湾大学,今承余托而负老古文化出版重责,得余书后,迅即铸版完成,复函恭称为朱太老师之作而如何编排云云,称谓处置无不合礼,求之浇漓季世之士,洵为难能可贵也矣!
 
至若味师生平事迹行仪,大要已详于乡前辈黄仲荃先生之序,及同门朱铎民先生之传略,余尝欲补述从师受教诗学之因缘,终为俗事尘扰,未能遂作,深以为憾。仅以私记昔年师示所作《扫墓》一律,悲凉愤慨,感念殊深,虽时逾五十载,犹琅琅背诵,一字未忘,今藉此以补此集之未收者,聊以志师道之不坠。且嘱以朱璋世兄寄示近作附焉,并以报友道之足珍也。是为之记。
 

(公元一九八六年仲夏,美京近畿)

 

 

 


 

 

附:

 

崖山弔古

         ——朱味淵

 

趙家三百年天下

捲入洪濤巨浪中

海上我聞杜宇哭

人間龍去鼎湖空

孤兒塊肉天難問

丞相揮戈計已窮

風雨君臣同畢命

千秋憑弔夕陽紅

 

頻年航海豈長策

焚燬行朝草芾空

王業銷沉無片土

國恩深厚有孤忠

千鈞宗社延雙帝

一夕風濤葬六宮

擁立有君徒痛哭

丹心到死恨難窮

 

 


 

 

掃墓

         ——朱味淵

 

萬山松木撼風聲

手扶枝條暗自驚

地下或留乾淨土

人間到處可憐生

苟全亂世兒無幸

得傍先墳死有名

老病日深拜不起

千愁訴盡覺身輕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