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张炳勋:文字缘同骨肉深 ——南怀瑾与朱筱戡之交谊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张炳勋先生,浙江文史馆馆员,本文源自2018年12月13日“浙江新闻”客户端。

 


 

文字缘同骨肉深 

——南怀瑾与朱筱戡之交谊

 张炳勋

 

图片

南老筹谋出版的《复翁诗集》

 

南老怀瑾先生于师尊朱公味温顶礼之笃,陪侍之乐,宛在目前,试看其有关追述:“时余年十二,方毕业于高等小学,适值海匪洗劫我家,生计顿挫,因之辍学自修。翌年暑假,家严告以味师应王宅姨丈之聘,允任表兄世鹤等暑期家教,可往从之。余闻之雀跃,欣列名儒乡先生之门墙,是为庆幸也。同学七八人。年皆长余而学尤先进,师则每日讲解古文辞有关经史之文一篇,溽暑长夏,小楼一角,轻衫靸履,修髯清癯,把卷吟哦,声达户外……一日,偶过师室,翻阅案头有清人吴梅村诗集,择其律诗之什而读之,爱不忍释,师见之,乘兴为余朗吟梅村《琴河感旧》四律,然后掩卷泊然,相与一笑而退。余即取清诗一卷,由梅村而遍读集中诸家之中,情怀磊落,较读唐诗而有胜得。”

 

上云业师朱公名鹏,字味温,一作味渊,晚字复戡,系清廪生。秉淹雅之才,具宏通之识。历主温州、处州中学及师范教习,陶铸群才,声名早噪,并膺乐清、遂安、杭县、泰宁、宁德、青田诸邑教育、民政科长,不避劳怨,风骨自劲。后应余鼎三师长聘任师部秘书,仓皇戎幕,间关万里。终倦游家居,复被举为乐邑教育会会长。兼耽禅悦,礼佛诵经,朋旧拟代刊稿,均赋诗谢之。

 

朱公之子朱璋先生,初名珍,因其晚年得子,冠名“珍”宝爱之。后更名璋,字筱戡,又字绍戡,别署岐阳生,系诞育吾乐岐山之阳也。其毕业于温郡商校,冀入上海大学深造,奈家清贫力所未逮,公爰赋诗示之,两律录一:

 

多事陶彭泽,殷殷责子心。
功名关品第,气力失金银。
壮志应怜汝,来因莫羡人。
未能遂意愿,扶翮出风尘。

 

其随侍父,恂恂谨饬,锐志勤学,手不停披,凡有疑义,得数言而涣然冰释,并从“砥社五子”之一施公仲舟攻读,别示治学途径,业益精。后供职国民政府教育部图书室,公暇读书,宵分不倦,捃同拾异,出古入今,外若木讷,内实淹贯,洵守道之士。时已与南氏缔契,虽人隔两地,却书缄往还,今存南老《简朱筱戡兄於南京》一绝:

 

秋水伊人消息杳,
江湖作客马蹄轻。
秦淮风月西湖柳,
一样飘零太瘦生。

 

时民国廿五年(1936),南老方十九岁,就读杭州,勤苦淬砺,赋此截句,崤折而能缠绵,见偃蹇多感,读之酸楚,自出机轴,后以诗鸣也。

 

乃世变日亟,海峡阻隔,慨浮云兮靡定,何明月之难圆。朱氏抒怀有句云“雁飞远浦无书问,月落空庭有梦思”,此系怀故人南老也。盈盈水隔,溯洄无从,能不掩卷长叹?鼎革后朱氏任温州四中庶务,结习难忘,吟咏自娱。及文革起,训斥此为毒草,遂不弹古调矣!及海宇澄清,诗胆渐大,加入诗社,寻究于风雅之正轨,岂流俗所能抗步耶?

 

图片

南老筹谋出版的《复翁吟草选集》

 

幸两岸相通,南老于1986年在美托及门比利时人李文博士自香港转寄大著《论语别裁》二巨册致朱氏,喜极奉君两绝:

 

三教同源萃一家,
笔参造化走天涯。
人间孔学微茫久,
大著于今为发华。
文习六朝夙擅名,
九原不作哭先生。
秣陵芸阁闻高论,
半部精通可治平。

 

况南老学养为本,阅历为辅,侑以灵感清机,致风发泉涌,迭出诗章,中有简静肃穆之气。朱老把读一唱三叹,遂报以诗:

 

读南怀瑾诗作有感
珠玉纷纷呈眼前,
并时余子孰齐肩。
诗心朗似中天月,
道味醇如南顿禅。
异域传灯宣妙谛,
黉宫注易见真诠。
羡兄悟得无生法,
七十容光似少年。

 

1987年11月出版之《太白楼诗讯》第六期刊载南老七律二首,时承朱老抄示,特录于后:

 

丙寅秋末答和同门朱璋兄自故乡寄诗
谈诗话旧忆家园,
五十年来春梦痕。
谁识天涯常作客,
岂知尘世几销魂。
兰溪别馆羁人宅,
松阁华居异国村。
红到丹枫秋已老,
意生身又起乾坤。
踪迹浮生住美洲,
行藏是处暂勾留。
辞枝黄叶纷纷落,
出谷清溪缓缓流。
客路斜阳红照影,
归心朗月梦惊秋。
枫林萧瑟天如醉,
万里江山人倚楼。

 

上诗含意绵渺,尤多故园之思,令人低徊三复。毕竟沆瀣相得,其两人灵犀相通,所见略同。今摘朱老惠笔者简扎云:上年有某女士前往,余寄短句云“避世原非易,逃名亦大难。故人刘文叔,未许老严滩。”某女士作精美装裱,怀瑾见过,即命左右悬挂座右。其学生来看我时,说外方送其字画甚多,看不顺眼,即归废纸堆,罕有悬挂者。从知可把臂共怀抱者也。

 

南老慈萱赵太夫人长寓故园,奈子难遂迎养之愿。朱氏自温趋谒,赠礼念珠,冀与菩提同正果,南老闻讯书缄申谢。后太夫人遽逝,朱氏凄恻撰联挽曰:

 

辱嗣君总角论交,
老而弥殷。
每读海外来鸿,
爱我恩情逾骨肉;
嗟阿母瑶池赴会,
了无遗憾。
遥想天涯游子,
思亲涕泪断肝肠。

 

 

 

南老深感老师复戡大著,属文献之泽,应引而勿替。经其多方筹谋,备历艰辛,1986年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复翁吟草选集》,越三年,复于香港经世学库发展有限公司梓行《复翁诗集》,南老分别亲撰《前记》《赘言》两文,使乔木故家岿然而犹盛者,其功可谓大矣!致吾浙“东社十子”之一周采泉先生题辞末句“遗编公世资番佛,弟谊师恩两可珍”。又大冶同宗诗人朱九如惠题长句后半首云:“龙门望重家声振,鹿洞经传师道昌。高弟多情刊剩稿,应令佳话播重洋。”

 

及南老届七旬,朱老翘望益切,于重印先人遗诗铭篆良多,寄情行间,聊申谢忱。诗曰:

 

寿南怀瑾七十
戎马西南近十秋,
东归又泛木兰舟。
三千弱水从容渡,
万里重洋汗漫游。
佛主微言多妙悟,
尼山绝学旧冥搜。
此身合是维摩诘,
利济群生未稍休。
遗诗铸板费经营,
邮递艰难万里程。
昔日师尊久埋玉,
当时弟子早成名。
百年如电我犹梦,
八表同昏尔独清。
遥想菩提林下坐,
禅光长护一身轻。

 

南老重若斗山,益情深衣钵,于师兄朱氏每贯于胸,直至夜阑酬章,起落自如,不假矫饰,所为诗不失温柔敦厚之旨,谨录于后:

 

    丁卯六月初旬深夜,治事方毕,取和朱璋筱戡世兄遥寄七十祝寿诗,不觉旧疾复发,立成四律。甚矣!慧业之难除也

 

言寿方知奈老何,
一生岁月尽蹉跎。
飘蓬原似屠羊说,
浮海何须叹凤歌。
人误布衣干国计,
自怜带发苦头陀。
深情多谢童年友,
万里飞章敢不和。
浪迹天涯不计年,
童真玩忽犹依然。
短衣跃马轻如叶,
信手批书狂亦颠。
七十年更三大劫,
八千里外一留仙。
故人书寿翁呼老,
方觉人间世已迁。
山河不改寿无凭,
春草池塘故里情。
潮退沙平渔放棹,
日斜风暖牧归棚。
寻常旧侣多异代,
追忆童年悔此生。
景物已殊人亦老,
红尘梦觉倍心惊。
惭愧同门寄寿笺,
顿然百感涌心田。
气冲牛斗吞河岳,
句入愁肠师味渊。
风定夜阑人不寐,
楼高林密月窥帘。
蜀山浙水萦怀抱,
况在重阳海外天。

 

    南老追忆畴昔嘤鸣之雅,兼盍簪之欢,迭次书简致朱氏,入手朗吟,百感填胸,赋答长句:

 

    怀瑾怜予老而且贫,录曾文正公:“故交数辈尚清贫”句见示,并自称惭愧惭愧,读罢感呈

 

此身自笑谋生拙,
却少猪肝累使君。
未敢低吟感遇句,
只应早办送穷文。
诣人偶饮葡萄酒,
游目还看雁荡云。
老矣生涯聊复尔,
敢将河汉怨离群。
 

图片

朱璋先生手迹《迁居水心寄呈怀瑾香岛》等诗
 

南公于师门报德之诚,正未有量。朱老为兹咏句“岂但分金苏鲋困,遗篇重刻更深情”。又“百年一事叹无成,今为巢居却累卿”,谓南公慨助资购房,择地水心,有诗柬之:

 

居水心,寄呈怀瑾香岛
故人资助购新宅,
当道殷勤为选求。
高筑还看墙画竹,
衔杯更喜月明楼。
窗含南浦春蔬绿,
地接西山嘉木稠。
偶读阴符思进履,
何时得共赤松游。

 

    该详址为温州水心竹18幢某室,笔者曾承朱老贻书云:

夏历十五日王逊斋携诗侣六七人置酒为贺新居,一轮明月,满座欢声,自下午四时至八时始散。逊斋首唱,颇有和者,拟刊成集,容再寄呈。

 

上云逊斋硕宿名敬身,字景逊,曾受业于大儒马一浮门下,后寓温执诗坛之牛耳,此作载其诗文集,不妨录后:

 

贺少戡乔迁新居
水心村里卜新居,
也似陶公栗里庐。
应喜世交余鲍叔,
何烦旧梦问华胥。
良宵命酒还迎客,
雅兴移灯好拥书。
鸡黍故人同健在,
轻车来往岂嫌疏。

 

    贺诗甚多,高淡闲雅,洵足增色,不遑俱举。现录黄素毅先生次韵和章:

 

赋祝岐阳迁居水心,
用其呈怀瑾香岛韵
买宅城南愿已酬,
布衣蔬食更无求。
诸天花雨三千界,
海上仙山十二楼。
缱绻故人情独厚,
绸缪乡国意何稠。
金温铁路通车日,
百二峰头伴壮游。

 

朱氏于1995年5月辞尘,终年八十有三。其及身梓行《白云山房吟草》,颇获佳评,后十七年南老亦归道山,料泉路相逢,当擘笺联句,续未尽之欢。今值南老冥诞一百周年,仰其硕学明德,尊师重道两世交谊,谨就所闻知者恭录,以表瓣香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