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旭東:“人师”南怀瑾
作者:查旭東       来源:微信公眾號“四十六日”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南师生前指导老太庙文化广场设计方案)

 

八年前的今天(2012年9月29日,壬辰年八月十四日),南公怀瑾先生仙逝,享年95岁。9月30日(农历壬辰年八月十五日),正是中秋月圆之夜,南师荼毗火化仪式,在苏州吴江太湖南岸的太湖大学堂举行。

 

 

一轮明月洁如玉,世间再无南怀瑾。

 

先生一生,堪称传奇,行踪奇特,常情莫测。幼承庭训,遍读诸子;抗战军兴,投笔从戎;峨眉闭关,阅览大藏;只身赴台,讲授文化;旅居美欧,东西精华;暂留香港,力促和谈;回归大陆,弘扬中华。

 

读书、从军、学佛、经商、讲学、育人,著述等身,化育无数,终成“一代宗师、国学巨擘”。

 

南怀瑾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播者。在“接续百年文化断层”的人生履历中,他所经历或参与的一件件、一桩桩,足以青史留名。

 

国民党元老李石曾评价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人民东方出版社推介他:“人生不读南怀瑾,阅尽诗书也枉然。”

 

而南师自己,则早以《狂言十二辞》自况:“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古语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很多人眼里,南师既是博学广识的“经师”,更是诲人不倦的“人师”。而他则始终谦虚地说自己“一无所长一无是处”,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搬运工”。

 

听过南师课、读过南师书的人,都会发现:南师对传统经典的阐释,深入浅出、诙谐生动、简洁管用,让人入心入脑。他的著,重融汇贯通,重经史合参,重经世致用,更适合于身处这个纷繁浮躁社会的芸芸众生,是难得的醒世良药、治世良方,堪为“人师”典范。

 

当然,南师并不在意别人如何评判他:“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百岁老人刘雨虹先生也说:“南老师不需要别人来抬举他。”南师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

 

我们今天纪念南师、致敬南师,就是要学习南师作人、做事的态度、方法,少一些“自利”、多一些“利人”。读历史,知时事;读经典,明得失。有文化地做事,做有文化的事,做可传承的事。

 

回想自己与南师在太湖之畔的结缘、受教,一幕幕恍在昨日、如在眼前,法乳深恩,片刻难忘。

 

谨以此文,纪念南师辞世八周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