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平:《大学》者,家国天下的平衡之道
作者:李先平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按:本文系读者投稿,并授权发表,在此向作者致谢!

说《大学》是曾子的读后感,是我通读南怀瑾大师《原本大学微言》之后初步得出的结论,此言一出,估计会被专家拍砖。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据传曾子勤奋好学,但颇为愚鲁,可能正是孔子看中其愚鲁而传衣钵给曾子。而曾子也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之所以说是读后感,是指曾子在传承孔子之道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而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本宣科。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鸟瞰《原本大学微言》之来龙去脉,就在“四纲”,“七证”,“八目”之中,置身其中,高山流水,柳暗花明的无限风光,处处引人入胜。

四证: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简短的几句话里面,可以看出一个低调内敛雄才大略的人物养成历程即“内圣外王”的心路历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作者为什么说到天子?要知道,这在过去是不受老大喜欢的,特别是一国之君。你居然说天子居然还要修身?岂不是侮辱老大的人格?

其实,自三皇五帝以来,真正齐家的皇帝并不多,就是从正史上看,也的确如此。更不用说野史了。

这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修身的确难。

翻开华夏历史,既使是禅让制那个中华文明中最温情脉脉、最令人神往的政治童话时期,家族和睦也是令人向往的。据《史记》记载,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是贵为三皇五帝之列的舜帝,其家族也甚为奇葩的。

再看看历代皇帝在登基之路上,有几个是手里没有沾满亲人鲜血的?譬如强悍如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亲手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

腥风血雨中,人们感叹之余,是不是该反省,修身齐家是多么的不易?靠武力夺取的江山,真的可以天下太平吗?

在看看最近被查的那些省部级高官,从他们出事的背后,多少能看出,绝大多数是家庭或者家族教育出了问题,自身修养也出了问题。中国有句古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然是讽刺古代官场的黑暗,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其实,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打破这个镜子而把自己照成丑八怪,是需要勇气的。

在新时期的历史形势下,再读《原本大学微言》,无疑是必要而且及时的。

因为,我相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天下的情怀之梦。

而《大学》之中,深藏平衡之道。

文/湖南丑石李先平

注:(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