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强:论怀师在《原本大学微言》中对内圣学养的贡献
作者:王耀强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按:本文系读者投稿,并授权发表,在此向作者致谢!

 

要:儒家经典对形而上少有言说,作为儒门心要之一的《大学》亦是语焉不详,怀师大胆引用佛道的修证功夫,旁征博引,阐述精义。其见解独到,一反朱熹的路线,而崇尚原本《大学》。怀师以三根普被的心意,通过圆融事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其建树颇丰 ,但以内圣学养的贡献为最,这也是深谙修身为本的原则所致。本文故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四纲;七证;八目;亲民;格物致知;诚意

 

孔门学问传承至今,儒之学者多言济世利生,而于形而上的事例少有言说。正如子贡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虽然得孔子心传的曾子著有《大学》,且义理精微,然而于形上之道仍是语焉不详。而今南怀瑾先生本着“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的原则,大胆引用佛道的修证功夫,发大学之微言,透行上之玄关,澄清后世的酸腐之见,偏颇之见,还其本来面目,展现真实不虚的智慧修养境界,让人颇感欣慰。

经典一旦被译为白话文,滋味立减,而成干巴巴的教条,使读者初读而觉得有道理,再看又觉可望不可即,多读必生厌烦。也有发心的行者,却也多是浅尝辄止,引为世俗的道德规范,只识其浅表,不能明其内里乾坤。这类人多是强压心中烦恼,而作戒律的持者,稍有不慎,则成为愤世嫉俗之辈。故知怀师所讲《大学》,真可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使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能以此通透的见地正心诚意地修身,无有偏失。这是怀师教以定慧等持的功夫,而能使人自然在戒中的道理,以此下手,渐渐修习,才能止于至善。

怀师崇原本《大学》,开篇即对朱熹著《大学章句》进行批判,而后更是深究根源,详尽分析,以正原本《大学》之理。诚以为怀师推崇原本《大学》与朱熹别为序次各有千秋。怀师常能发原文之所未发,睹秋毫之末而能见丘山,故能于看似错乱的原本《大学》游刃有余,阐发微义令人拍案叫绝。而朱熹言“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诚然,古书简错乱坏损常有其事,今出土的《道德经》就有多种版本,《大学》一书传承千年而有错简也在情理之中。再看《大学章句》,的确自成一家,虽然不能说一定符合曾子本意,但不可否认它有独到的参考价值。

然而审慎思之,《大学》所讲的是以修身为本的实践功夫,也唯有自身水平达到了才能豁然贯通,才能进行深刻讲解,使学者不至于受到教条的灌输,而能了悟背后的真实。怀师所讲授的,堪称透彻,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这是因其实证功夫深不可测所致,非只做学术理论者所能及。朱熹亦有身心修养之境界,但在怀师眼里不算到家,书中有言:“从他这两首七绝的诗,不能不说他对于‘诚意’、‘正心’之学,确有相当的心得与成就,可惜的,他还是不明白所谓‘向上一著’的究竟。”正如其对朱熹“虚灵不昧”的辩驳一样,知道这还只是“止、定、安、静”求证功夫的一种境界,“灵光独耀,迥脱尘根”才是形而上的第一义道的境界。我自知修养不够,更莫谈证得“向上一著”,唯乞细品原本《大学》,将怀师之高见印染于心。

怀师在第一篇开宗明义即驳“三纲八目”之说,而提“四纲、七证、八目”。宋儒理学家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把“明德”、“亲民”、“至善”提出来作为“三纲”,怀师在此基础上将“大学之道”的“道”提出来作为首纲,这样使《大学》之纲有了完整的体用体系。其中,“大道”为体,“明德”为内用,“亲民”为外用,“至善”是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之果。

接着,驳朱子“明德”、“亲民”之论,在对“明德”的解释中驳斥了“虚灵不昧”的观点,认为见地不透彻,不足以解释“明德”。在一番否定之后,怀师给出明明德是要自明内明学问的准则的答案,而要达到这般实际,需要通过“止、定、静、虑”等功夫去证得。通览其对“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七证功夫和“物格、知至、诚意、正心”的修身功夫的讲解之后,回头再与朱熹比较,便知其微妙犹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差别。

对于“亲民”,则认为把“亲”当做“新”来解释,“亲民”解释为使民不断革新,后遗的流毒太大了,且擅自改编《大学》次序,用“苟日新,日日新”等文中多处“新”字例句来证明自己的道理是过分的举动。“亲”即亲,本自合理。“亲民”是亲自实践,亲近群众之意。

两者都言之成理,但怀师更能体现出“大学”学者精神,是本着自我要求,躬亲实践的原则的。亲民是外王之用,也是明德内用的一贯使然,体现着修身的功用。而朱熹作为臣子,更多的是将其作为政治的功用而求诸君王,希望皇帝能够将《大学》作为帝王之学。由此可见,还是怀师更符合曾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用意。

自此,怀师开始大量展现其“内圣”的建树,首先对七证修养功夫进行了精辟论证。他提出这里的“知”是由一个能知的所生起的一个最初作用;“止”具有内外两重作用;“知止”即是自我反省,截断众流的功夫;功夫深入方可入定,定境有多种,佛学中有“九次第定”的说法;此中“静”和“安”也是定学境界的扩充;因此,这里的“静”不可简单地落入动静的讨论范畴,而要懂得这在定境上与定只有量和用的差异,深入的静境更是难以表达;“安”是在静定中引发的效用,包括身轻安和心轻安的功夫;之后的“虑”与“得”是“慧观”智知的成果;“虑”是精思、静虑,是慧力的开发;“得”是在经过前面所有的功夫修养之后,最终证得的“明明德”而见道的真正成果。总之,怀师不是对“知、止、定、静、安、虑、得”进行常规性的解释,如把“知”解释为“知识”等,也不是把它们变为抽象复杂的纯粹哲学性解释,而是展现其一步一征候的实实在在的功夫境界。

“七证”之后是对“八目”的讲解,“八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内外兼修的实际学养。在“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讨论中,怀师先论“知”,认为知性包括能知和所知。“八目”中的“知”是指于人类这个现实生命的阶段,从生为婴儿开始,本自具有知性的“能知”的“知”(怀师于此还提出了另外有别于能知所知的形而上本体功能的知作为参考)。“七证”中的“知”是后天知觉和感觉两种作用交织,有了意识思想之后的“所知”的“知”。总之,“致知”即是要反察这个能知之性的根本。怀师没有将此解释为获得知识,而是指对内察的功夫。诚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都是在强调反求诸己的真学问。怀师处处棒喝着我们,叫我们不要心外求法,终是要回归内省的,可谓用心良苦。

由此,我们对于“格物”便有所警醒,对怀师先讲“致知”的道理也能明白几分。怀师言格物也不完全指格去心中的物欲,而且是要明白万事万物理性的本源,这与“明德”的“能知”之性是一体的两面。怀师用了大量的引证来让我们充分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又反复强调其重要性,讲到自古以来,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已经有了智慧的分类体系,且有“仁义、慈悲、博爱”等高远的宗旨,等到人类逐渐征服自然,创造出科技文明,却陷入“迷心逐物”中,不可自拔。怀师感叹如今这个“心被物转”的时代,告诫大家人身也不过只有使用权,当认清“心物一元”的原则防“物化”,甚至应当树立追求“心能转物”的境界。之后还迅速地阐述了一番诚意正心修身的道理,剖析身、心、意、识,其实也是在讲“格物致知”的道理,正所谓最初的就是最末的,最高的就是最下的,乃至转入外用之学,讲到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事情,感叹难有“身修而后家齐”的榜样,也是在说若不能把握根本,即使成就再高,也不过是悲剧的道理。

怀师再回头讲内外兼修的道理,讲到“诚其意”的八重“正知”。这又是一个与朱熹对垒的精彩部分。朱熹大胆地将这部分内容打碎放在《大学章句》的不同章节中,他的条理清晰,见解亦深,无怪后人多有称赞之词。可是这毕竟是在原文走不通时另辟蹊径,一般学者忠于原文而被跳跃性很大的引文迷惑自是不及其高明,但怀师恰能“诚意”其中,而头头是道,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了。其实怀师在《庄子》那般汪洋恣肆的文风的狂吹下都不会迷失津渡,甚至能迎风而动,随意所趣,更何况是《大学》呢。不知是其“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的心境使然,还是一生博闻强记,饱经风霜使然。或许正是由于“不自欺”、“自谦”、“慎独”这样的修持功夫所致,自然明白历史中有德者的言语知解,如“诗云”、“康诰曰”、“汤之盘铭曰”等,都是“诚意”之后的理所当然。

怀师在此暗含了极其重要的认识——其一切的外用皆是内修的表现。帝尧、商汤、伊尹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道德使然,哪里需要去外面寻找什么政治的、管理的手段呢。从另一方面也可让人领悟到,孔子之学的确伟大,非为管理世人,非为政治,但为使人懂得如何安身立命。牧羊人用尽一切手段管理好羊群,而终将利用羊的一切。孔孟曾参教之以仁义修身,最终是希望人人皆能至臻至善。其用心差距可谓天壤之别,也无怪乎怀师要苦口婆心一番。

“诚其意”之后是“正其心”。怀师于前文已经解释过身心意识的内涵,这里再次讲解了身心的道理,提出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心”包括整个的生理现象及作用,也包括一切思维意识、能知所知的作用,不同于西方哲学“唯心唯物”的探讨,而是“心物一元”的名称。修身的道理一是修由身体内在所表达在外形行为的态色,后文“齐其家在修其身”中不为“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所左右是其体现。二是调整由生理习性所引发的情绪,“修身在正其心”中不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所拘是其体现。怀师点明了儒家对心性修养的高度重视,以其志存高远,故不只落于生理养生之中。

通过对内圣学养的大量的深刻的理论讲解,怀师将我们的心识锁定在自家身心性命上,无需心外求法。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再做过多的理论讲解,而是采用史料论证的方式,使人明白,外用亦是内修。圣贤治世无他,立德而已。帝王将相的成败得失都是因循于身心修养水平的。纵然时势所致,有人无德而能风光半生,但脱落其华丽虚幻的外衣之后,唯见悲哀而已。对于奸恶之人,无需多言,更自有因果审判。

通透此理,反观自家身心,遇人遇事将会如何,自然了了分明。或者惊得一身冷汗,幡然醒悟;或者大笑三声,更不疑修行。虽曰内圣功夫,行者实无内外,如是如是而已。

总之,但凡有智慧的人皆于自心中了却性命,外放其心终将是梦幻空花。而一般人知道道理却不能行,或者未能深入思考,浮于表面,终为外境所转。因此怀师这般煞费苦心地讲解,是要直切要害,于诸学者心田打入深刻透彻的理念,成为学者的种子智慧而能于所遇环境中自然放射光芒。明师接引须当如是!

义利之辨后,对《大学》原文的讲解算是结束了,但怀师又作了“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和“西方文化与中国”这两篇讲解,并作了“中国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的结语才算全部结束。这不是累赘,而是表明怀师心迹,启发后生学者的重要内容。这是怀师利世利生的愿望,也是在告诉我们这是追求内圣者皆当有的愿望。也唯有大愿大行,才能真正成就内圣。我不知道怀师对儒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多么长久而又深沉的反思,但明白一人之力的渺小。这两篇精心整理出来的资料便是对我们的召唤,召唤我们反思整个中国文化,努力去继往圣,开来学,争取有功于斯世

总之,怀师深明以修身为本的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而对于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现象无限惋惜,因此,无论从儒家精神本身来看,还是对治今世的药方要求,阐述内明精义都是重中之重。看今人知识丰富,聪明灵活,却又缺乏智慧,实叫人感慨万分。一切作罢,唯谢怀师于此点亮心灯!

 

 

参考文献: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8月第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10月第1

 

注:(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