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虎:南怀瑾太湖大学堂教育模式的文化意义
作者:曹晓虎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按:本文系读者投稿,并授权发表,在此向作者致谢!

 

(南京师范大学 210023)

【摘要】南怀瑾生前以接续传统文化为己任,晚年创立太湖大学堂(包括附属的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力图复兴古代书院教育。太湖大学堂贯彻传统思想中的教育理念,学生能够全方位接触、学习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其中“静定课程”吸收了传统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身心修养工夫,不仅能有效促进学习效果,还有利于身心修养。南怀瑾太湖大学堂的教育模式无论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内容都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对于当代教育实践、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南怀瑾  太湖大学堂  书院  传统文化

 

南怀瑾,浙江温州人,中国当代著名国学教育思想家和国学教育家,生前以接续传统文化为己任,深感传统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忧心如焚。2000年南怀瑾在苏州兴建“太湖大学堂”,6年后建成时,南怀瑾先生已是88岁高龄,亲自参与授课,传道授业,为传统文化的普及做出重大贡献。南怀瑾在太湖大学堂第一次讲座(后来辑录为《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中表露了他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忧心:“我这么一个糟老头子,八九十岁了,我就常常手告诉你们不要依赖,我是随时会走的。我真正着急的是继承这个传统文化精神的,没有人接手。不是说做一个机构,或者办一个庙港太湖大学堂,那都是花样耶!没有这个机构同样可以弘扬文化。”

 

太湖大学堂是南怀瑾先生创办的非学历成年人教育机构,其附属的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为培养小学生的机构。本文所讲的“太湖大学堂”是广义的,包括附属学校。

 

太湖大学堂的教育模式是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朝,发展于宋代。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作为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在历史上曾有力促进了教育、学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作用。

 

 太湖大学堂吸收了传统书院的精华,就是以山长(南师)为核心,他与学员生活、工作、学习在一起,以他的身教与言传影响学员,与学员的关系是随时灵活沟通,而非一般学校单向度的填鸭式。同时,也不局限于传统书院模式,又开放性与往来的海内外各界各行业的朋友交流,不会脱离时代。太湖大学堂的学员是成年人(各有职业与生活),不以学历为目的,而以启迪做人做事(与现实生活工作密切关联)的真学问为目标,运用很多传统修养教育方法,内修身心,外及做人做事,利益社会国家。这是南师生前办学的特点。“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附属于南怀瑾先生创办的“太湖大学堂”,是一所从学前预备班到小学六年级的住宿学校,融合东西方教育方法,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实践人文融汇的精神理念,结合田园教学、文化课程、心灵教育,希望培育出术德兼修、知书达礼、心胸宽阔、体魄健全的孩子。实验学校固然要跟社会教育对接,但是教育风格独树一帜,将传统文化内容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这种结合涉及认知、体验、实践等环节。课程广泛涵盖传统文化领域,不仅让学生广泛阅读传统典籍,从小打下国学基础,还要学习中医、古汉语、武术等。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的构造本身包含着文化思想内涵,所以传统小学教育重视汉字的教育。学堂要求学生除了能写简体字,还必须认识繁体字。通过说文解字,让学生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背景。

 

太湖大学堂的教育理念很明确,就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运用传统文化。学生除了接受现代文化知识教育,还能够全方位接触、学习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他在学堂讲座中说诸葛亮《诫子书》,是中国儒家教育目标的浓缩:

 

开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我们国家民族教育的宗旨,教育的方向,教育的目标。先说如何做一个人,再谈事业。诸葛亮的儿子受的是这种教育,战斗打到最后没有办法支撑了,战死为止,绝不投降。这种文武双全忠义之举,就是受这种教育造就的。

 

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文化教育,南怀瑾太湖大学堂的独特、也是优越之处在于修身教育,其中最具特色的课程是“静定课程”。“静定”实践作为世俗的教育方法,最早始于朱熹,他要求学生“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郭沫若曾说:“静坐这项工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孔子的弟子颜回,因为《庄子》上有颜回坐忘(即静坐)之说。”“静定”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儒家,《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宋明儒家重视静坐功夫,固然有传统儒家思想的因素,但直接原因是受到了佛教禅定方法的影响。南怀瑾先生曾经从翻译史的角度简单提到佛教禅定概念翻译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梵文的“禅那”含有寂静精思的内涵,魏晋以后初期的翻译借用了《大学》的“定”而成“禅定”。初唐玄奘法师又改译作“静虑”,更明显是借用《大学》的概念。

 

佛教借用儒家“定”的概念翻译自己的修行方法,当然二者有相通之处。禅定是由梵文“禅那”(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即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修定,因为平常人的心很散乱、放逸,只有受戒、有了定力,才可以不受干扰地体悟宇宙和人生的真相,获得智慧。所以佛教又被称为“安心法门”。与定、慧类似的概念是止、观。“止”梵文Samatha的意译(音译“奢摩他”),亦译为“止寂”或“禅定”等。“观”(Vipasyana),即智慧的观照方法。无论是“定”还是“止”都借用了儒家经典《大学》的概念来翻译佛教修养方法。《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结合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修养方法的“止(1)观”、“静(2)虑(3)”、“禅定(4)”、“安(5)心法门”,修行论的核心概念,与《大学》开篇一段话之概念重复者高达5个,这不是偶然的,固然与翻译者选择概念的主观倾向有关系,但用儒家经典中的重要概念来翻译佛经,显然不是一时一地一个人的做法,而是佛经翻译家的共识,表明儒家和佛教修养论确有相通之处,都反映了对人的定力的培养方法。

 

佛教由定发慧的方法与儒家和道家强调修养、重视体悟、追求智慧的教育理念相一致,这种方法启发了宋儒,他们结合先秦儒家修养论,发明了用静坐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体现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修养工夫的教学特点,并且教学效果很好。可以说宋儒的静坐工夫教学方法是传统思想重视修养的理念之表现,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方法。南怀瑾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教学方法。

 

南怀瑾在青年时代拜师求道,碰到一个道士,教给他两个秘诀,其中一个是这样的,“眼神不要那么露,年轻人眼神要收敛。”“一般人看花,看任何东西,眼睛的精神跑去看。错了!要花来看你。”“眼神像照相机一样,一路照过去,把花的那个精气神吸到心里头来。”

 

这种内敛养神的道家工夫来源于老子,《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不为目”就是这个道长的理论基础。而这种修养方法与禅定的原理相通。禅宗曾经借用儒家“反身而诚”的原理反对“向外驰求”,表明佛教客服执著的修养论,慧能对禅定的解释是“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与上述道长的方法一样,都是向内用功,不执著于外相。南怀瑾在学堂讲座中说“学问工夫上身”,就是打通儒、佛、道三家工夫来讲的:

 

为了讲这个生死问题,认识佛学……可是我观察你们都没有深入。什么叫没有深入啊?学理跟工夫没有上身,没有到身心上面来。这是中国道家过去的一句老话。我看到过去老一辈做学问修道的,一边谈话,一边说,哎呀!我不跟你们讲话了,大家同学问为什么?他说工夫上身了。他自己眼睛一闭就打坐了,这是真工夫……释迦牟尼佛悟道以后出来弘法,照一般研究佛学、讲宗教的,他先完的是小乘法门。现在人一听到小乘,马上就看不上,意思好像是幼儿园小学生的课。错了!你学问尽管大,都要从幼儿园小学开始扎根。

 

太湖大学堂的“静定课程”就是让工夫扎根的教育实践。南怀瑾有个精彩的比喻,将学习和静坐的关系解释的非常清楚。他大意思大致是这样的:学习要先变成“法器”,就是能承受法乳的器皿。承受老师教的东西。如果(不静坐,定不下来——笔者注),“有个主观,就不能变成法器;里头不倒空,你听不进去的。如果你坐在那里分析我的话,一边作感想,那是没有用的。” 静定工夫能够有效促进学习效果。这种现象已经得到现代科学的证明。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禅定在情绪、态度, 以及认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功效。Wenk-Sormaz(2005)的研究表明,禅定能够导致个体认知上的改变, 能够减 少个体的习惯性反应(habitual responding)从而提高对每一件事物与事实的觉察力。Moore 和 Malinowski(2009)考察了禅定对个体的注意能力与认知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即参加禅定练习的被试)的成绩明显好于控制组,这意味着禅定能够提高被试的注意能力与认知弹性。Kozhevnikov, Louchakova, Josipovic 和 Motes (2009)用实验的方法考察禅定对心理意象的影响。研究发现, 实验组(参加禅定练习的被试)完成 意象作业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的被试。原因是禅定能够扩展被试的视觉空间加工能力,即同时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并 加工更多的资源。从学习能力的提升角度看,静定是具有某种科学性的心智锻炼方法。

 

传统的修养不仅重视道德修养,还重视身体修养,将身心修养结合起来也是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南怀瑾的太湖大学堂“静定课程”也有养生的考虑,他们这样解释“静定课程”:“包括呼吸的练习,中国传统的养生操。一般(学校)午休(学生)趴在桌子上,肚子吃得饱饱的,挤压着,搞得肠胃不好,大椎穴也不注意保护,容易感冒。”

 

南怀瑾认为,“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后来,他引用《大学》的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再次强调“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无论是从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内容的角度看,南怀瑾太湖书院的教育模式都是复兴传统教育的成功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当代教育实践、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原载于《国学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期,之后又有修改。对太湖大学堂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时,参考了“南怀瑾学术研究会”提供的资料,在此致谢!)

 

 

注:(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