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万木无声知雨来的思想界
作者:南怀瑾先生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本文摘自《新旧教育的变与惑》一书(简体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繁体版由南怀瑾文化事业公司出版)。想了解更多内容的读者,请自行阅读原书。

 

 

根据以上所讲我们七十年来学术思想的大势,便知我们的上一代,生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青年,为国家、为民族、为世界、为人类,脑子里装满了这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异同思想,已有不胜矛盾之感。而同时又遭遇到史无前例的抗日战争,在心理和感情上,又加上无比悲愤和无比痛苦的负担。我们如果拿文学的境界来做比喻,可以说三四十年前的知识青年们,大有“江山起伏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的感慨。而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安定,却有“万木无声知雨来”的境况。

 

现在我们的教育愈来愈普及,知识的范围也愈来愈普遍,实非前三十年可比。但是我们青少年们的学术思想,以及“见义勇为”、挺身而起“救亡图强”的精神和心理,却远不及上一辈的老少年们。因为我们模仿物质文明的进步,促使求安于现实生活的享受逸乐之中,已经心无旁骛。穷追工商业的发达,以争取经济的富裕,在宝贵而紧张的时间潮流中,更无余力去好学深思。因此养成社会风气盲目地重视自然科学的技能,对于人文思想的研究,几乎视为奢侈、浪费。大家却没有看到未来世界的局势,由于自然科学畸形的发达而更发达、进步而更进步的后果,将会促成人文文化的“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的悲惨局面。

 

我们要想努力为国家、为世界追求新的思想前途,首先就必须要了解现代世界局势的战争,归根究底,是文化思想的战争。无论是西方或东方,无论是工商业进步或落后的地区,总而言之,仍如过去历史一样,依然为了物质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的出路而困扰。换言之,就是为人类经济生活的平均与分配问题,以及人们心理的安详与精神的归宿问题而烦恼。因此我们现代的知识青年,读书求学,除了为学习基本的谋生技能,以及为救亡图强以外,现在和未来,便有两大课题,急需产生新的千秋人物来完成缴卷:

 

一、如何为全人类着想,建立新的经济哲学思想。

 

二、如何沟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综合科学的思想。

 

同时,更需要了解,这种属于人文思想的事业,是千秋事业,需要好学深思,由博返约去努力,绝不是急功好利,只图一时之快的工作。也许这与现实的环境有一大段很长的距离,但是“功名毕竟属书生”。拿这句话来针对这种从事人文文化学术思想的千秋大业而言,应该可以令人深省。如果只图目前个人的出路与个人现实生活的需要,历史上有无数当前的荣耀,也都成为过去了。以眼前的现实,换取永远的现实;以个人的生命,换取历史的生命。这在现代青少年的观念中,实在需要有重新的估价。我们不能让六十年后的学术思想史上留下一页真空的白纸,贻笑于后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