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捷:法乳深恩难相报 —— 感怀南师给我的教化
作者:郑捷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按:本文作者郑捷先生,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景观)总建筑师,人文景观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获奖作品有:杭州西湖三台梦迹景区设计(暨江南会景观改造设计),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十大人文景点设计,绍兴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禹陵村改造设计,杭州灵隐景区法云古村改造设计(暨杭州法云安缦酒店建筑与景观设计),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公园游赏区及艺术家村落设计,杭州中国刀剪、伞博物馆建筑及景观设计,杭州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改造设计,杭州余杭区塘栖水北历史街区御碑公园设计,浙江舟山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分院景观设计,浙江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温泉休闲区景观设计等。

作者授权南怀瑾学术研究会、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法乳深恩

—— 感怀南师我的教化

文/郑捷

 

敬爱的南师已经远行数年了。近年来,众多门生弟子用各种方式一直都在怀念他、纪念他;不同地方不同的社会人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他、赞叹他。

于我而言,我从来没有真正接近过南师,也永远不会真正离他很远。

家里南师的旧書还是经常会拿在手里翻阅,南师的新书总是第一时间被补充进书架;

曾经的太湖大学堂是心中的圣地,今天依然是心中的存在。

自从1994年拿起南师的书,在我心中,就再也没有放下过。

我曾经反复依稀揣摸着他一生的行履,试图以此来描摹自己的人生旅程;

我一直执着地仰望着他的身影,希望借此来刻画自己的生命。

南师的身影何其高大,与我差别何止云泥!可我依然执着不舍。

 

是南师塑造了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我看来,

是南师,让我对生命有了自己的认知;

是南师,使我身心得以稍作安顿、精神能有些许寄托;

是南师,给我打开认知民族文化传统的大门,令我有所认识并坚定信念;

也是南师,为我走到今天的人生轨迹,带来一些属于自己特有的光色。

 

遥想当年从学校出来走入社会,自己一无所长、无所依靠,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众多困惑迷茫,如何安身立命恐怕是最重要的的问题。工作几年后不久,就接触到南师的著作,陆续读了几本早年进入大陆的南师的书籍,顿感化饥解渴;加上练性乾先生的《我读南怀瑾》,让我困惑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而无所适从以致不安起来的内心慢慢平复下来,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回到一边沉心做好自己的专业工作,一边在南师的著作中追寻古人如何做学问、如何对待生死及如何认识与把握生命真谛等问题上来。

 

通过多年持续地阅读南师著作,以我浅薄的眼光和水平,本没有能力、也不敢对南师妄加评论,只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南师的形象,表达自己对南师发自内心的敬仰。

 

我觉得南师的学问追求,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内圣外王、经世致用。纵观他的一生,也称得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千秋之事业。

 

虽然南师从不称“圣”,也无“王”的名分,但他自在圣位、自有王道。“内圣外王”虽然是我们文化大传统中的一个众人熟悉的重要概念,但纵观上下五千年,真正实践这种理念并取得的成就能名符其实的历史人物,恐怕少而又少。而在我看来,南师完全可以作为实践这种理念的典范中的代表。南师的学问和成就根本出于心性的明慧、承接于文化传统的本源,从而成就了他一生定将影响千秋的不世功业。南师的一生,正如他的客厅中所挂的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涉及到文化传统的方方面面,并将它们融汇贯通而集大成。南师对传统文化认识透彻观点独到,信念坚定使命独当,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大力诠释、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非同凡响的坚毅、远见与智慧。在正本清源的同时,南师又绝不泥古,并且戮力吸收时代发展的最新文明成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以及未来的弘扬发展,可谓呕心沥血。

 

读南师著作二十几载,囿于学力和天赋,虽然人生未见精彩、事业未能有成,但南师的教化对自己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帮助,却有实实在在的一些体会。

 

首先是对生命的内涵,有了自己基本的看法。由此塑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不同方面的价值取向,多年下来受益匪浅。其次是对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有了一些结合自己身心有限的体认得来的理解和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将这种认识与工作实践有所结合。

 

体会生命本质

安身立命是人生的大事,大多数人在衣食生活无忧后,都需要精神有所寄托,同时都希望健康长寿,常人最苦恼的事往往是生命不由自主,不知自己如何生来死去。这些方面的问题追寻到最后,会发现都与认识和把握生命的本质息息相关。

 

通过多年阅读南师著作、结合自己生活阅历的心得,形成了我对生命的一些基本理解。按照我们文化传统的观念,我们普罗大众在没有证道之前,按理是没有资格谈论生命本质层面的问题的。充其量具备一些理性的知解,而与往圣先贤证悟之后的认知不可同日而语,不可能在本质层面有真正透彻的认识。因而在此,我也只是谈谈在认知生命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体会和一些相关认识。

 

认知生命是一个亘古的大话题,中西文化对这个话题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方法、遵循着不同的路径。在西方,至今也仍然是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借用余英时先生的观点,西方文化走的是所谓外向超越的路径,而东方文化走的是内向超越的路径。西方的宗教以自身以外的客体(上帝)为更高的价值寄托来解释宇宙和生命的道理;西方的科学则通过对物质构成和生化反应原理的研究来认识宇宙和生命。东方文化走的内向超越的路径,是通过对自身心性的深入探究,以实证的方式追溯本源、彻悟生命的真谛。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方法论和本体论体系。相对西方的体系,东方的体系一以贯之的传统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相对的历史稳定性。

 

到底哪种方式能让我们更为客观地认识生命的真相并把握生命的本质,每个人基于不同的认知方式和主观的价值取向,都有不同的价值立场和具体看法。在这个倡导科学的时代,大多数人认知生命的途径主要依靠科普材料,通常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科学的信息和观点,很难有真正的洞见;另一方面因为生命的真相常人的确难以所把握,使得少数具备了真知灼见的人群,特别是能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精英,未必能引导社会大众(尤其是我执较强的知识阶层)的主流认识或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

 

于我有三方面的因缘,使我有别于周围大多数人,而对生命认知另有一番自己的体会。这三方面的因缘包括:首先,小学五年级时父亲的离世,以及其后十多年的过程中,族里长辈每隔二三年陆续有人离世,让我对生命和身心与自我存在的关系开始有了疑问和思索。另一方面,大学期间逢上社会盛行气功热,跟随一位从事中医的师父修习了三年多的藏传观想一类的法门,对身心的变化有了比较切身的感性认识和体会,对生命的认知有了不同常规的层面和角度。第三方面的因缘与南师有关,通过自1994年起对他的著作20多年的持续阅读,彻底塑造了我的世界观,并形成了我对生命的基本认知。

 

从父亲离世乃至其后数位长辈的离世,很自然让我不断地对人何以生来死去产生追问。亲人的音容笑貎一别难再,那种对生命无常的体验,使我对自我的存在也产生了莫大疑问。

自我下意识不自觉地就产生过一系列的问题——我是怎么来的?我这个觉知的意识与我的肉身是怎样的关系?我和他人的差别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没有扮演他(她)那样的角色?我死后这个我呢?人生的意义何在?

 

这些问题的思索,在我脑海里不是一种理性逻辑的演绎过程,而是意会体验式的直觉把握。数次下意识中莫名其妙地形成过一个观想的过程:肉身从血肉之躯化为骨灰、到粉碎消散于虚空,曾经的身体存在和意识归于哪里?身体分散成不同的物理分子、原子后,意识又何去何从?一串直觉式的疑问闪过,在最后那一刻随之也有过身心为之一空的体验。这些都只是因外缘引发的下意识的思维活动和感受,却让我有了分辨意识心念与身体关系的初步的直觉体验。

 

在大学毕业前的前后三年多一些的时间里,通过相对规律和持续的观想法门为主的修习,身心的变化和体会都很明显。对诸如止息及之后的静定、身体彻底放松入静后对意念游离的控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切身体验;在生活日常中,也能时时觉照自己的心念,并对负面情绪能通过觉照及时对治转化;其它过程中的身心变化的感受还有不少……

 

当时只是觉得与周围的同修体会有所不同而已,却不知深浅。而多年后在南师的著作中,对当时功夫境界中的各种体会才有了确切的认识和印证。虽然极其粗浅,却也似乎在静定功夫层面站到过门囗略窥门径了,对于身心相互影响有了不同于常人的切身体验,也为之后进一步理解身体和意识与生命本体的表里关系,以及孜孜不倦阅读南师的著作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1994年从乐清老家亲戚那儿听说同乡中有一位修道的高人,推荐并送我看他的一本书,那就是南老师和他的《如何修证佛法》。从此开始,在20多年的过程中越看越上瘾,除了近年来新出版的南师著作未及认真读完,把南师的大部分著作基本上都看遍了。诸如《如何修证佛法》、《金刚经说什么》、《习禅录影》、《参禅日记》这些书,以及“南禅七日”的视频,前后都看了不下四五遍。其间还参加了南师在义乌双林寺的禅七。虽因没有足够因缘能时常亲聆南师教导,也谈不上有多大的心性层面的进步,长年累月看南师的著作和视频资料、受南师理念的熏染,却让我每每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作一短暂的身心调整,放下不该执着的烦恼,释放身心并积聚前行的力量。而在那次禅七中的一个晚课后,南师经过我身边,在拱手之间把我对他崇拜的执念消除的体验,是一次特别奇妙难忘的经历。

 

多年来读南师的书,通常是在晚上睡觉前上座盘脚,边看边用意念调整身心。在内容涉及到功夫的要领和心行方面的心法,经常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感应。特别是在内心反省方面与南师的引导相应并有所感触时,或者对南师剖析的某些禅门公案有所感悟时,身心不同程度地豁然一松带来的身心融通和愉悦的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对澄明空灵无碍的觉受,虽然很粗浅,却令我领悟到传统文化对于实现生命超越而言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其真正的活力源泉何在。南师的著作多处引用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来说明静定功夫和心性探究有所收获后,内心生发的智慧给人的学问乃至生活所带来的效用和力量。南师的许多观点和教导往往出人意外,实在是基于他不同于常人的对于生命本质的透彻认识和超凡的智慧,才使他具备足够的认识高度和对世事人情通达的理解,这也是让我能反复阅读南师相关著作的重要原因。  

 

南师的著作中,有《人生的起点与终站》专门讲述生命现象和变化原理,从生命的本质出发,让人对生命的历程和主要环节及其关键,能有更全面感性真切的认识与掌握。而在其它众多著作中,对生命表象的研究与本质的揭示,也都有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切入和涉及。从总体来看,南师所有著作的基本精神在于让大家能意识到从根本上认识生命进而把握生命的重要性,进一步引导大家通过切实可行的路径来提升生命的境界,使大家具备更大的智慧与能力,从而去实现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绝对超越。

 

南师始终强调我们文化传统“心物一元”的世界观,以及生命的本体、现象与功能三位一体、互为表里的特点。人的生命以形而上的本体为根本,有形的肉体和生活中的所有遭遇,只是生命本体呈现在表面的现象,这些现象来源于各人不同的业报。所谓“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就是这个道理。就生命的本体而言,众生都归于同一个本体,而本体与不同个体的人生现象是浑然一体的表里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到,他(她)是依托与他(她)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人和事(因缘)而存在,个体的生命现象并无纯粹独立、先于其它价值的前提性的价值。这种特点外化在我们文化传统中具体表现为,我们的社会组织往往强调社会的整体价值而非首先是个体价值的意识倾向。

 

从传统的佛法教义来看,表象的生命是无常的,它的历程是分段变化的。就一个个体的生命而言,它的前生后世看似没有故事情节或逻辑的关联性,而实际上都有对应的生命种子(阿赖耶识)在背后起着根本的作用。由它含藏的丰富的生命信息,演化出分段生命的不同变化。基于南师的阐发和自己与南师某种程度的相应,我认为这套学问系统对生命的研究特别深刻、表达特别透彻。

 

普通大众的生命被业力牵引而不自觉。既使我们有所反省,仍然不免为生理和心理种种问题所困扰并难以超脱,也不可能获得真正自由的生命境界,更不用说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实现超越性的价值。我们要真正认知生命、超越现实面对的困境,只有东方传统的真修实证一途,它能帮助我们获得无上的智慧和对生命真谛的认知、获得生命真正的自由自在。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解决实现生命的更大价值的问题。所以南师常说,佛法是科学,是用生命去实证的科学。

 

只是这条路径充满歧途,需要有足够的福德和智慧、通过性命双修的方法,才有可能接近目的地,而“见地”、“修证”、“行愿”是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在心性本体的认识上、实修的功夫上和日常的心行上多管齐下,是稳妥实修的要领。

 

每个人的生命有不同的层面和形态,对于我来说,父母造就了我肉体的生命,而南师给予了我享用不尽的思食,也用法乳哺育了我的慧命!

 

认识文化传统

我的专业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地与地域性人文题材相关,通常会与社会和人生等主题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关联。许多规划设计的前提,需要结合每个项目特定的地域性历史人文资料的整理提炼,对任务目标和要求在认识上具备一定的高度和尽可能的深度。工作中为了能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往往要求我从文史书籍中去获取更多的认识和养分,也激发我结合工作需要乃至在业余时间阅读南师和其他文史书籍的兴趣。这种建立在个人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基础之上的专业工作特点和具体需要,使我有条件让我的工作与读书生活形成极好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因此而让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了不断提高的机会。

 

相对而言,一般的书读完后,之后也可能会翻阅多次,更多地只是作为工具书为解决问题提供技术性的帮助而已。而南师的著作确是百看不厌,随时拿起来阅读,都能让我心有共鸣,化为工作和生活中内心的力量。南师的思想和理念具备更高的视角和更宽的视野,能启发我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为寻找解决问题切入的角度提供灵感。究其原因,南师以深湛的体证功夫、超凡的境界为基础,以经世致用为追求的学问体系,透出生命的力量、洋溢着勃勃生机,让我身心倍感受益。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他那源于传统智慧的深入浅出、厚积薄发的经验之谈,常常让我体会到一时莫名其妙而历久愈见透彻、愈觉受用的妙趣。

 

东方内向式的超越,以探究“心性”为指向,以“见道体”为目标,以“经世致用”为追求。

通过内向的、心性的路径,来达到了生脱死的境界。不仅解决个人世界观的问题,也同时使自己兼备非凡的智慧与入世的能力。这是建立在心物一元的世界观之上的、数千年来被无数圣贤高士不断实证后,形成的一套完整备至的文化体系。它的价值在于,它与可以通过实修实证来验证的世界的本质和真相相契合。

 

基于这样的世界观,孔子就讲“古之学者为己”,意谓古人做学问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对“心性”的探究,把握生命的本体,具足莫大的智慧,先解决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再来返身社会经世致用,做一番入世的事业。

 

如王阳明,必有龙场悟道一节,才使他的学问能有千秋的影响力。只因龙场悟道生发了身心的质变,使阳明具备了与众不同的智慧,以及由此而来的认知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这才是他真正的立身之本。

 

解决自己人生的大事、证悟参透生命的本质,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第一步。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并没有第四界和第六行,只是不受三界和五行的束缚。这才是真正的生命自由的境界,完全超越了一般常人对生命自由的理解和想象的境界。虽然难能,尤其可贵。

 

通过数千年来像南师这样的无数先贤高士,以自己身心投入、反复实证垂范的方式,将“心物一元”这种世界观的价值不断地揭示和阐发。正是在这样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传统文化确立了自身的价值体系,也奠定了方法论体系的基础。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系覆盖了社会人生出世入世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它的价值,只有从世界观层面来认识和把握,才有可能对它加以完整而透彻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系,既为少数人中俊杰找到了一条从现实社会生活通向把握形而上本体境界的超越之路。这条超越之路由文化传统中的形而上学体系和各种真修实证的精华内容来架构。我们通常所熟悉的传统文化中的佛家明心见性、儒家存心养性、道家修心炼性等精华体系,都是围绕着引导一个普通的生命,走向认知世界的本体、掌握生命的真谛乃至超越人生的局限、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来服务的。同时,遵循这条超越之路的基本的价值观,也为社会大众更好地应对人生的现实生活,建立一整套完备可行的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则。这套系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基本路径,以入世方式的价值超越为追求,建立与出世的价值超越完全不同的维度。这套文化体系在科举制度时代,外化形成耕读传家等农耕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社会传统,成为社会广泛认同的隐性的社会价值基础。这两条不同维度不同方向的价值超越之路,对于任何砥砺前行的人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犹如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他一定要通过青少年的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阶段,通过十年寒窗的苦读来提升自己、完成自己身心的成长,从而能够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任何一个孩子,对玩乐有所放弃、牺牲不少享受,通常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对于少数社会精英来说,要实现人生通过认知本体来实现的价值超越,所付出的努力和所遭遇到的艰难,则不是一个普通孩子的学习成长的付出所可以简单比拟的。同样,对于绝大多数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普通社会大众来说,要想理想地实践“修齐治平”的整个过程并真正有所成就,恐怕穷尽一生也难见成效。更多的人只是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来实践“内圣外王”的追求。

 

“内圣外王”强调的是内养外用,内在修养以圣贤为榜样,外用于济世利他。王者,旺也,就是应用。任何人通过修养与应用成就事业,皆可如是,只是程度有万千差别而已。这种同构性不仅仅存在于人生追求、价值超越这样的大话题层面,也普遍存在于与我们古人社会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而其它重要的文化概念在不同层面都有相类似的同构性,比如“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大显著特色。

 

感悟园林艺术

对应于文化的大传统来说,我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也有它的小传统,它源于大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区别于大传统而在专业领域的层面与大传统显现相似的隐性结构。我的职业渊源来自中国的传统园林,其中具体的内容涉及小到庭院、私家园林,大到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的题材和类型,“文以载道”是其最大价值所在。对于“道为何物、如何载道”等问题的追问,是我职业的出发点。伴随实践和思索20余载,得益于南师的教化而略有心得。

虽然出于职业追求,其实是性有所好、师有所源。重要的是,是南师发我心源。

 

一般的观点,我们传统的风景园林是“载道”的。这是区别于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园林景观的最重要的特点。

 

而按照文化传统的观念,道无所不在。那又何来“文以载道”多此一举?

 

南师经常引用古人《指月录》中的故事来启发大家,而这本书的书名就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一个个祖师先贤点拨不同的学人的形式和方法,犹如指向明月的手指,在大多数深陷执念的学人的眼里,手指被误认为明月了。要超越表象把握本质与实相,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以我之见,我们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历来就应该是用来“指道”的,在物质生活之外,为人引发精神升华而发挥积极作用。而于大多数对“道体”的认识和把握有极大局限性的艺术创作个体来说,更不如说是“文以寻道”的。历史上文学艺术领域大家辈出,但真正能够“见道体”的则可谓凤毛麟角。对于“道体”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人驻足在照猫画虎或瞎子摸象的水准上,并没有真正“见道体”的水准,更不用说具备为他人“指道”的能力了。

 

传统风景园林对“道”的指向性功能,既有由环境整体的各种看似随机形成的形态所发挥的对“道”的客观表征的一方面,又有参与建设者对“道”的主观理解和表达的一面。由于后者在风景园林中对“道”的这种指向性的追求,使得传统的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倾向于以“意境”的表达水平来评判高下,“境深意藏”、“形神兼备”等原则,也成为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基本宗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离形取意、直指人心,才有可能让人依稀看到一些“道”的光影,而避免认月为指。这是传统风景园林在价值观层面对文化大传统的相应与同构。 

传统风景园林所营造的环境,追求人工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趣味,即可远观,又可近玩。通过花草、林木、山石、水池、小桥、亭榭等丰富的景观要素的组织构图,模拟写意自然山水和林泉的风韵与雅致。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深境的塑造,达成境深意藏的空间艺术效果,同时映射引发对文化深境的丰富体验。这些情景化要素及其组织的画面感,因季节时辰的不同、晨昏晴雨的变幻,而引人观春秋荣落、叹千秋寂寥,从而达成人与自然深层次的交流。在我们古人眼里,自然风景从来都是自己内心的外化,是心相的呈现。所以我们的风景园林具有浓郁的人文特性,从来不是纯自然的物理性的客观表达。当认识到自然本质上就是内心的镜像,面对自然属性的客体,通过与自然的交流、远离社会现实的功利和物欲,使审美移情乃至触机见性更易于摆脱普通的生理与心理习性所带来的障碍,让人有更多的机会豁然解脱而顿悟心体。这是传统风景园林在方法论层面对文化大传统的相应与同构。 

 

从审美的心理活动来看,“境深意藏”必耐人寻味,而这种内心寻味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一定需要审美主体沉静内省。一次次的审美活动就是一次次的性情陶冶,与传统实修的静定功夫就大约类似了;而对于根器好的人来说,根本就可以看作是一次次参悟,都是寻机觅道的过程。古人山水画论中有语: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燥心、迎静气。昔日谓山水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大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涤烦襟、破孤闷、释燥心、迎静气”就相当于调整身心,“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则相当于作意观想吧。古人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过程,与出世专修法门的要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传统风景园林的创作过程和审美情境同样也如出一辙,这是传统艺术不同门类之间的相应与同构。

 

就中国的传统园林而言,寄托了园主的世界观和精神追求。不同的园主可能人文素养多有不同,但至少都能通过园林生活和其中的文化活动,达成促进人格完善的功用。它是隐逸文化的产物,是将出世与入世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完美地融合与平衡的理想载体。

园主与出入活动于园林中的士大夫阶层,肩负承担道统的使命,发挥平衡政统的历史使命。传统园林的“文以载道”,具体到园林的日常生活中,是以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方式,来承载和完成引导参与者实现“见道体”的任务和追求。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茶,作为生活方式对于日常参与其中的个人来说是在托物寻道、乘物悟道,而对于将其作为文化现象审视的旁观者来说,可以从中领悟无上妙旨,则无一不是“载道”的具体形式。

 

从方法论层面来看,传统艺术在艺术手法的处理和形式语言的运用方面,围绕价值追求而形成了一系列极富特色的规律和具体法则。诸如传统国画中的“计白当黑”,传统文学和绘画都强调的“写意”手法等等,都是典型的由我们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观衍生出来的方法论。“写意”手法强调不过分追求和拘泥于对形象的刻画,而是追求赋予有限形象更深广寓意的艺术宗旨。只有通过这种特定的手法,才能实现对意境更好的追求和表达。

 

而在传统的风景园林中,除了以自然为主、强调人工尊重自然并隐于自然作为运用手法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特别注重以各种自然和人工要素的结构性的组织,来引导人们的审美乃至对道体的感悟。它以反对某个要素凌驾于整体之上的、突出个体的主体性,来作为表达方式的特点,包括个体的体量、尺度、形态、色彩和文化类型等等,都应照顾到周边其他要素对他的要求。至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强调环境整体的协调与和谐的相对主流的大众审美习惯,既是由此而来。事实上,这种由文化大传统从本体论、认识论到方法论一以贯之而来的集体无意识式的审美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民俗习惯这么简单,值得注意的是它所内含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体、相、用”三位一体的体现方式, 表征了这个世界隐性的本质的规律。简单地说,这种审美习惯或者说审美方式,契合了、隐喻着这个世界难以名状的本质特征。这是我们认识文化传统的当代价值时,所必须把握的关键所在。 

 

南师常说:我们文化传统的特点是文史不分、文政不分、文哲不分。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点——文艺不分。事实上不是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而是我们对比西方文化学科细分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呈现高度复合、高度同构的现象,跨专业、专业不分的领域远不止这些。在我们传统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那么多的不同专业,都是由主事的人来根据自己的人文理念和建设设想,整合利用各方面的技术资源和条件,创造一个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理想的居住或游赏环境。所以,传统园林的建设从来都强调:七分主人、三分匠人;而主人重要的是见识和品位,因为园林最后会承载并呈现出主人的世界观、人格追求和学问品味。没有这样一种世界观层面的内涵的追求和表达,就不符合传统园林的法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园林。

 

我所从事的专业方向,以规划、建筑和景观三个专业的跨专业整合为特色,通过多年的不懈耕耘,积累了不少为社会各方面所认可的作品,在相关专业领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技术与市场优势,这与我跨专业的技术特点和工作方式有非常大的关系。虽然只是工作方法层面的优势带来的收获,但我相信,只要我的专业工作还在朝着与东方人文相关的方向走下去,这种跨专业的特点一定是我要坚守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借此也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绩并赢得更大的优势。

 

我与南师于03年在义乌双林寺的相遇只有短短的几天,此生已经再无当面受教的可能了。但在我内心的精神世界中,他的神采、谆谆教导和思想理念,却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消散。

南师的一生,真正实践了古往今来无数先贤所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理想。他传道、授业、解惑,是自立利人的典范。以他人生中的精彩与风光作为鲜活的案例,让我认识到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一句空话,也让我对这条传统圣训的内涵和价值有所领略,由此也对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树立起坚定的信念。

 

回顾既往的生命旅程,人生有幸得遇南师,使我能够得以对照我们先人认识和对待生命的传统,用志趣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做一个内心明白、信念坚定的人。展望未来,“学问为己”的方向是越来越明白了,只是还没有真正实修上路。明知是非而不为,自认只能做一反面教材,深深愧疚于有负南师的教化!顶礼南师!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