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学习南师著作有感
作者:一路向南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按:本文系读者投稿,并授权发表,在此向作者致谢!

 

我出生于浙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小父母离异,性格倔强。上大学时,母亲不幸患癌去世,父亲生意失败穷困潦倒,自己在一次运动中腰部受伤,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麻木疼痛近两年之久。在这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使我对生命意义和社会现象有了更多的思索。这也许就是“以苦为师”的道理吧。2002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接触了南怀瑾老师的著作,立刻被老师渊博深刻的学问思想和平易通俗的讲解风格所吸引,随着对老师著作欲罢不能的步步深入,许多长期困扰我的问题迎刃而解,使我对于生命、宇宙和人生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南老师学贯古今中西,其成就早已世所公认。有人称其为国学大师,也有人称其为禅门大德等。在我心目中,老师是一位直面生命宇宙根本问题用自己身心实证的平实而努力的大修行人,非某一家某一派所能限囿。南老师的著作中常提到明末名士曾说人的一生,只做了三件事,即是自欺、欺人、被人欺,老师的一生是真正做到了不自欺、不欺人、不被人欺,并且以无私的精神不辞辛劳地将他的学问精华和经验教导给一切有缘众生,读其著作,每每有“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观”之慨。

 

在我个人浅薄的理解,老师全部的著作,其核心都在引领众生去思考、探寻和实证生命宇宙的根本问题,彻底解脱身心的痛苦和烦恼。只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喜好应机设教,详解儒释道经典,教授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五乘道,使不同程度众生皆有所得,循循善诱,最后归于生命宇宙的真相。至于具体的理论、方法,老师在其公开的著作中均已深入浅出地讲解,许多是古人不曾说破的秘密,老师却认为“道是天下的公道”一概公之于众,毫不掩藏,学人仔细研读,自然可以大获裨益。在我个人学习南老师教导的过程中,有几点感触较深者如下。

 

第一,离苦得乐是宗旨。古人曾言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离苦得乐”是人类以及世间一切有灵众生共同的追求。众生一切行为动态皆是围绕此而展开,学佛修道亦如是,只是学道者所谋的是从根源上彻底地解决此事,永离一切痛苦烦恼,非为一时一地的表层快乐。南师曾言“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我自己也曾在开始时流于表象,执着名相,弄得自己和家人都倍感不便,造成许多困扰。因此不可迷于理论名相分别,要知道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在明白理论之后,应该切实的落实在行动中,减少自己和他人的烦恼痛苦才是正道。而且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避免世俗门户之见,只要有利于身心修证的,都应该虚心学习受教。法无高下,只要是和自己有缘适合自己的就好,各人因缘喜好不同,不应在老师说的各种法门中妄议高下。同时,对于其他人及一切众生,都应平等视之并怀有慈悲之心。虽然大家境遇不同,有好有坏,但同是天涯沦落人,都是在努力的行动,希望离苦得乐。只是有人认错了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苦。假如你认为自己的路是正确的,自己得了利益,应该更加悲悯他人,帮助他们走入正途才是。

 

第二,深信因果是前提。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律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整个佛教理论和修行体系都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基础上的。三世是指前世、现世和后世,也可以理解是前念、现念和后念,生命是连续的,现在所有的一切境遇主要是以前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不用怨天尤人,同样,以后是怎样的境遇也是由现在一步步演化而来。所以说“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对于身边不如意的人和事,均是从前因缘纠葛而来,应善意随顺化解。对于目前顺利的人和事,应当珍惜并心存感激。同时也可以理解到先贤提倡的各种做人做事的道德原则,并非是僵化的说教,而正是在洞悉因果定律后提出的实际对自己有利的行动指南,最终真正得益的是自己,只是一般人的不具备如此的远见而已。只有深信因果,明白一切的行为最终都会返还于自身,才能坚持正道不动摇,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怀着敬畏之心一步一步踏实修行,蓦直行去,终会到达彼岸。

 

第三,起心动念是修行。须知身心世界均是众生妄念所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世界是我们内心的反映。在《佛说无量寿经》中,阿难尊者曾问佛西方净土依何而住?佛言:“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诸佛净土是诸佛菩萨愿力所成,同样娑婆世界也是众生业力所成。愿力业力虽善恶有别,其为力者一也,修行就是要转化恶业无记业为无漏善业,并认识其根源而自在由我。转化的第一步和真正下手处就需要从起心动念抓起,我们每一个念头都是一种力量,影响着周围的世界,同时也影响着自身。南师在《如何修证佛法》中再三强调,修道没有证果,不能证到空,就是心理行为自己转化不了。所以修行真正重要的是修正心行,行为是表象,心行是根源。如何转化见思二惑,才是真正的修行,而并不只是在打坐修定中,打坐修定是转化见思惑的方法,不可本末倒置了,而且心行一转,身体也必然发生变化。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不需要我们凭一腔冲动去专门闭关,在平常日用间细细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在待人处事中慢慢转化自己的习气,从人乘做起,善待家人、周围的人乃至其他一切众生,平淡生活、平实修行、诚敬行事,加之研读经典,因缘到时,自然会有一番特别体悟吧。

 

南老师常说众人之所以不能成就是因为过不了“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这十二字真言,反观自己虽然接触老师的著作断断续续也有十多年时间了,但实是一事无成,对他人对世间毫无贡献,自己依旧是世俗众生中五毒俱全的一个凡夫,每次面对老师书中的谆谆教诲,心中只有无限的惭愧和忏悔。人生苦短,无常迅速,对于我来说,今生能读南师之书受南师之教,实是此生最大之福报。

 

 

注:(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