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文化血脉相传

——海内外学者畅谈“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

 

南怀瑾(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但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有的人还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托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拼命迫他去上学读书完全不考虑孩子们个性的所好和兴趣也不了解孩子们的脑力和健康不知道“爱之反而害之”因此妨害了孩子一生的后果。

 

很高兴地看到有以背诵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经典的活动。其意义首先不在于培养出多少个诗人而在于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

 

 

徐永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对语文教育的缺陷这几年社会上批评得很厉害有人甚至认为它“误尽苍生”。好端端一篇文章非要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部这是肝脏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

 

 

金庸(著名小说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适宜少年儿童诵读的古诗文应在情与理之间。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即使他们的文章差一些也没关系。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开始谈到美育。但有人把美育理解成多学一种技能像画画、练钢琴,而不是一种眼光、趣味和文化修养。在我看来美育最基本的是语文,是语言文学的能力和修养。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人类已经发明了汽车为什么还要赛跑练习马拉松是为了有朝一日长途奔跑送信吗?当然不是我们只能从挑战体能的极限上面来找答案。同样道理古诗文诵读从知识记忆角度已没有多大必要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素质的提高。我发现不少大学生、研究生初试成绩都非常好但复试时往往差距很大一问初试成绩是从某本书上背下来的。他们的知识还可以但素质、技能、理解和论文都很差通史很熟却不能断句。

 

 

陈越光(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委会主任中国青基会社区与文化委员会主任):一个人如果他从来不知道孔子、老子、孟子、庄子是何许人从来没有读过、听过诗经、唐诗、宋词如果他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一无所知的话他就没有资格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无法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重点不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教学拾遗补阙而是要补人文修养这一大课。

 

 

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

 

陈越光: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年代都背些什么东西呢有人说“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这话有点极端。但有的老师让孩子背课文连标点符号都一块儿背则是事实。至于各种广告语、影视剧台词、流行歌曲甚至一些文化垃圾充塞孩子们的大脑更是严峻的现实。记忆力的黄金年代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也需要“抢救”。“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也是孩子记忆力的抢救工程。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诗文中的智能、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杨振宁(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顾问):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 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 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

 

 

饶宗颐(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客座教授):古代的国立音乐机构大司乐)教养国家子弟即采用“讽诵言语” 的办法注家说:“倍文曰讽。”“文”当然是指文学作品,倍即是背。讽如小儿背书诵则使有抑扬顿挫以声音调节之增加吟咏的音乐性。可见背诵是很古老的传统教学法。现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并配合音乐加以演出完全符合古代大司乐培养儿童“乐语”的精神,古为今用,更加推进是值得提倡的。

 

 

叶嘉莹(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南开大学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我认为教儿童学古诗可以从幼儿园就开始。一般人常以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如何能懂古诗这观念并不正确。我在海外教4岁到8岁的孩子学古诗效果极佳。幼年的直感能力强记忆能力也强若以唱歌和游戏及说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感到很大兴趣。若老师善加引导他们还可在学诗的同时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无穷。诗歌中所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我感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太少。大学情况如何呢60年代周扬主持制定高校课程规划时中文系课程古代与现当代的比例是3∶1现在差不多是1∶1。今后现当代的课程、应用性的课程可能还要增加从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来讲这是必要的。但是由于传统课程的比重越来越小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广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显得薄弱以至于有些中文系硕士生、博士生标点古书都有困难。最近几年教育部特别提出重视文化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增加文史哲课程,我很赞成。

 

 

余秋雨(作家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我刚从欧洲考察回来。从罗马遗迹、佛罗伦萨的古宅,开到巴黎、法兰克福的都市格局,无一不表现出现代欧洲文明与千年前经典艺术的血缘关系。谁都知道,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从一批大师重新挖掘和阐释古代经典作品开始的。

 

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欧洲经典的长廊安静肃穆中国经典的长廊书声琅琅。

 

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我本人10岁左右时背诵了不少诗文直到40岁能够较深刻地回味这些诗文的含义时禁不住以万里漫游来寻找这些诗文的述实地和写作实地真是感受无限。我把这些感受写出来告诉读者居然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热烈反应。可见他们也有过早期诵读也有过成年后反复重温的欲望。这种诵读和重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陈平原:什么东西都可以补“童子功”是补不了的。

 

 

改变重理轻文倾向

 

王元化(著名学者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顾问):这些年社会上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以为自然科学直接与生产力挂钩可以立竿见影地取得经济效益而人文科学是不能直接产生这种效益的它只是社会的一种点缀,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结果就形成前些年大学招生文史哲等学科往往不能满额,或由于考生质量低只得降格以求。等他们毕业出来找工作又很困难。重理轻文的另一表现就是过去综合性大学的校长多由文科学者担任而这些年多改由理工科学者或行政干部担任。他们中文理双修的通才毕竟很少对文科的特点、功能并不是十分了解往往采取轻视态度。人文学科滑坡是影响人的素质的重大问题。不能想象如果人民文化素质日益衰微还能建设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现代化国家

 

 

金庸:有人说现在是Internet互联网)的时代。但我想不论是学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要把知识放在人脑而不是计算机里才能有所创造。我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应该思想广博。外国一般对所有博士包括理科、工科、法科等等均称哲学博士Ph·D),表示人文科学是各学科之统帅对于世界、对于人生有全面的了解。

 

 

庞朴(历史学家原《历史研究》杂志主编):非常支持古诗文诵读工程除去我个人的爱好等原因也考虑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今天我们在学术文化的很多方面比前人有差距其实不一定差在专业教育但儿童教育基础不如上一代。问题的关键在于急功近利重视技术轻视人的情绪、思维和情操的全面发展。古诗文有助于培养人的韵味、思维能力、智力和美德,它的效果可以50年以后再看百年树人嘛。

 

 

赵鑫珊(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教授):20岁那年我读到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一本物理书。在扉页上作者用庄子的一句名言作为题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给了我的精神双重的震撼。

 

第一重震撼,当然是这句格言本身所具有的气魄。研究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人当拥有这般审视天地之大美的心胸这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只有怀着这一崇高目标的人,才有可能作出伟大贡献。为什么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数学、物理教科书的扉页上不把庄子的这句格言写上去呢写了会拔高广大理工科学生的心胸并造就一个中国的爱因斯坦。

 

第二重震撼我是从一位外国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那里第一次知道庄子这句格言的。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放松过从中华古诗文中吸收营养。

 

 

根深才能吸收外来营养

 

庞朴:文化经典是民族财富但千万不要变成包袱不要用这个去抵制、防范现代化的思想如民主与科学。不要把诵读古诗文变成狭隘民族主义的工具。

 

 

王元化:提倡诵读古诗文不是为了复古更不是企图通过它来抵消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不要以为提倡一个方面就是抹杀其它方面或者把这一方面看得比所有方面更要紧。这种看人论事的坏习惯我们必须抛弃。在汲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考核和分辨探索并找出适当的资源来和汲取过来的外来文化同流合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五四”时说过不要读中国书这是特定时期偏激的话有历史背景今天对传统文化要冷静思考、科学对待。

 

 

汤一介(哲学家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顾问):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宋朝佛教理论上为什么没有什么发展因为它已经融化在我们的文化中间了。今天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力量不可阻挡政治上希望是多极化文化上恐怕应该多元化即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多元化发展。民族文化要为解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贡献各自的民族智能。在诵读我们自己的古诗文的同时能不能也从小用英文背诵一点外国的东西莎士比亚有些很短、很美的句子雪莱的诗《致云雀》等也都脍炙人口。

 

 

先背诵后理解

 

葛剑雄:我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也没有人解得好不如让孩子去慢慢体会它的意境。一解就变成了标准答案这恰恰是文学教学的弊病。不感兴趣的人不要勉强不要搞成必修课要听其自然。哪怕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万分之一的人感兴趣也很好哪怕记住几句也很好。

 

 

陈平原:古诗文选本要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和启蒙教育的特点多以情感、境界而不是立场、观点来选材注重性情和审美趣味。选本与教科书的区别在于教科书希望用这一代人的知识把事情讲清楚表面上看是帮助孩子实际上是限制了他们的眼界而选本是让你自己读、自己体会不懂的以后再说。我欣赏“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倡导的“直面经典”的原则防止由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极限而导致的先天缺陷。所谓“诵读”其实也不仅是记忆而且有理解在抑扬顿挫中理解古诗文。一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换几口气、变几个调念得惊心动魄。近年文怀沙、叶嘉莹、陈贻焮等人为公众诵读古诗文腔调不一各具特色。当然考虑到大面积推广的需要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像从前那样“诵”我想大概只能采用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办法。但从前的“诵”毕竟是值得怀念的。

 

 

古诗文能进入21 世纪

 

季羡林(著名学者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顾问):中国文化能够历经5000年而不断代地传承下来是通过“官学”和民间书院两条渠道共同支撑的。民间书院对于传承文化恐怕起了更大的作用。近几十年来民间文化衰微这就等于少了一条文化传递的渠道。“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是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民间、重振民间文化的有益尝试。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21 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要无愧于这样的光荣使命不光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努力也要让孩子们从小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

 

 

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有的西方学者往往把别国的文化抽空了变成一种形式的东西、可供玩赏的东西。到日本要看木屐到韩国要看打伞到中国要看小脚。借用鲁迅的一句话对这样的人永远奉上我的诅咒。要让中国文化活在当代人的心中活在现实世界当中活在21 世纪的社会发展中。庞朴先生一直主张要区分两个概念“传统文化”是不会再变的遗迹如古董、收藏品等“文化传统”是活的东西是每一代文化传承中作出的不同诠释。如果没有现代化文化就会逐渐消亡。对古诗文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诠释。诵读工程的作用,可能在今天也可能在明天会显示出来。

 

 

金庸外国人常问什么叫“中国特色”我想把这几本《中华古诗文读本》拿出来随便背一篇就能说明问题。我有一位英国教授朋友来中国早晨起来散步鸟语花香一位正在修剪花枝的园丁向他打招呼“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呵”他乘船过三峡又听一位水手吟道“……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感慨不已一个连贩夫走卒都知道古诗文的国度文化根基自然了不起

 

 

蔡志忠(文化经典漫画家):春秋战国留下的哲学思想让我们能在做人、行为处事、治国等方面有所依据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陶冶了我们的精神层次八卦、易经、理学、禅宗思想等也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大脑的想象空间。或许有人会怀疑多看多读中华古诗文经典就使自己更能立足于未来的科技时代不要怀疑古籍有帮助我们的能力。老子与宋代的张载就是最好的理论物理学家老子的宇宙观到今天都还证明他的理论正确无误。而最重要的是令自己的大脑多啜取不同的思想可发挥想象力的自由度多读诗词、文学著作可提升人的气质和专心程度。如果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世界上顶尖的人这两样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春节期间江泽民主席出席“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并号召大家学一点古典诗文“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具有远大文化战略眼光的见解,一语道破人文血脉的传承对于民族的重大意义。必须清醒地看到人文精神建设乃是立国之本。古老的《易经》有一句至今犹值得深思的名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9世纪的英国当科学和工业文明瓦解了宗教信仰之时维多利亚王朝即致力于建构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文学传统并把英国文学列入文官考试的科目。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崛起异质文化的撞击和沟通遍及全球商品大潮对人文情趣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面向新世纪的人文精神建设这篇大文章乃是一个民族能否以独特的精神风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战略性问题。

 

 

徐永光:传统文化在我国两三代人中断了代。现在四五十岁的人都知道“文革”把传统文化批臭了改革开放以来长大的人现在20岁上下兴奋点在现代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无暇顾及。然而中国的少年儿童要面向世界开创未来不能不站在5000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是我们为21世纪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民间基金会的功能就是抓住社会上带方向性的问题研究发现、实验创新、先导影响。

 

 

杨振武(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副主任):今天称得上是海内海外、两岸三地、南北对话。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发表了非常精辟的见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常常是超越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而且中华古诗文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既然它出生在中国我们就有责任为全人类而守护它、传承它。我们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将跟踪报道“诵读工程”的进展。

 

 

1此文节录于《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999年4月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座谈会”发言摘要。

 

 

2:199710月南怀瑾先生向“希望工程”负责人徐永光先生推荐儿童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徐永光认为这是一项文化继往开来的新希望工程遂着手推动。1998 6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并邀请南怀瑾先生担任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邀请张岱年、季羡林、王元化、杨振宁、汤一介等五位先生为顾问。该工程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学术界、教育界的广泛支持和响应。

 

 

3: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简称“诵读工程”。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进一步激活传统,继往开来,让21世纪的中国人真正站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诵读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成功实施“希望工程”的基础上,推出的又一项具有开创性和跨世纪意义的文化工程,是希望工程的继续和延伸。据统计,截止2006年,中国青基会募集资金逾35亿元人民币,资助贫困学生290多万名,援建13000多所希望小学。本活动主要对象为6—13岁少年儿童,以组织少年儿童诵读、熟背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让他们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平均每天20分钟,坚持数年,终生受益。

 

 

专家评估

 

(一)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工程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73.1%的家长和86.7%的老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能够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88.7%的家长和96.7%的老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94.2%的家长和100%的老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二)2001年6月,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专家、学者组成的“古文诵读”工程评估组,分赴全国南北各地“古文诵读”工程参与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完成了长达3万字的《古诗文诵读工程手拉手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显示:82.7%的诵读学生没有感到学习压力比以前大;92.5%的学生感到生活比以前充实了。量表测试的数据显示:参与“古文诵读”工程一年以上的学生在记忆力、创造力、创造欲望、成就动机、人际关系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普遍高于原来条件相当的未参与诵读活动的学生。(注3资料源自“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官方网站)